吃粽子作为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之一,家庭成员们常常围坐一起包粽子,一方面是为了过节,拉近亲戚关系,一方面要把这种技巧传授给晚辈。
不过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自家包粽子的习惯渐渐淡化,人们大多到市场上采购。前进菜市场附近一家粽子店铺的老板告诉记者,他们这几天每天销售的粽子达2000个,品种有咸蛋、鲜肉、红枣、豆沙等多种,很受欢迎。为了营造和谐的节日氛围,陆家等镇还组织社区居民、老年人等举办包粽子、献爱心活动,并把包好的粽子送给当地学生。端午节当天,将有超大“巨粽”现身周庄,游客凭券可免费品尝多种风味的粽子,欣赏祭粽舞表演。
二、小孩爱戴“粽子香囊”
昆山历史上还流传着制香囊、戴香囊的习俗。老人们介绍说,端午节期间制作的香囊叫“粽子香囊”,形状类似粽子。制作时,先用硬纸张做成粽子形状,再用丝绸、五彩线扎绕,并绣上花朵、动物等图案。一套香囊包括三个小“粽子”,一个“小人”,寓意庆祝节日、装饰、辟邪和练习女工等多重含义。现在“粽子香囊”已经难以见到。
三、画额挂艾祈福生活
1、画额
画额是流传在江南一带的端午习俗。以前,昆山人用雄黄蘸酒在孩子额头上画一个“王” 像是字,老虎额头的花纹,象征着虎头虎脑、虎虎生威,寄予着人们驱除邪魅的愿望。现在,画额习俗仅在周庄等地有所保留,周庄在每年庆祝端午活动中都有一个画额的环节,一般是在“娃娃头”或参观活动的小孩子头上现场画额。同时,周庄还组织由“钟馗”、“庄主”组成的队伍巡游古镇,开启驱邪祈福之旅。